網路時代新潮流 人設的魅力與陷阱

文 _ 周億如。歡迎關注前進新大陸粉絲專頁

曾經有人那麼說過,所謂的人設,不過是一個普通人在光環下戰戰兢兢的活著,就怕一不小心失去了光環,還從天上摔進了人間⋯⋯

人設是大陸青年現在最熱衷討論的話題,時不時就將人設(注一)二字掛在嘴邊,究竟人設是什麼?又有何魅力令無數青年如此重視?近期有一則新聞是這樣說的,大陸知名女星迪麗熱巴有一個很可愛的特色,那就是愛吃,而這樣的吃貨人設,由於經紀公司認為她美麗到讓人有距離感,為了拉近她與普通女孩的距離,營造出一種比較平實形象,先無論新聞的真實性,每位演藝圈的明星上都有各式各樣的標籤定位,比較常見的就有學霸、萌、有義氣、才子、暖男暖女等等,究竟為何需要這些標籤呢?營造出美好的第一印象,只要學習就能設計創造,既然如此那人設究竟是要用來解決什麼問題呢?

時代的浪潮 互聯網下的社交模式

全球從一九九〇後開始邁入網路世代,意味著從一九八〇年後出生的孩子,即生活在網路的世界中,從社交、娛樂、工作幾乎都可在網上進行,生活脫離不了網路了,隨著網路的普遍,種人開始察覺,網路上和自己互動的人與現實中的人,並不全然相同,與自己相談甚歡的那個人,在螢幕背後可以是任何一個人,在這全新的虛擬世界裡,大眾開始熱衷於塑造各式各樣的形象,把自己拆開分解後重新塑造,社交網站上熱心公益的自己、某論壇上的大神,或是遊戲裡的土豪,朋友圈裡的文青等等,一個人可以在網路上擁有許多面貌。有一群人洞燭先機,因此成了網路時代的第一批淘金客,譬如早期的部落客,透過分享自己的專業領域、生活事物累積起觀眾,獲得廠商代言、置入等廣告收入,這時期的人設已經初具雛形,選擇自己擅長、美好的一面來分享,開始有意識在網路上包裝自己。

隨著網路日漸發達,繼部落客後,自媒體也逐漸成型,門檻低、操作簡單,發表文章、點讚、評論都算是其中一種自媒體,這時期Youtube、FB開始走入大眾生活,相應而來的youtuber及各樣的粉絲專頁,這時期的人設已經不在於設定為怎麼樣的人,而在於呈現給觀眾什麼,如何表現自己,給自己的定位。人設的運用也日見成熟、廣泛,甚至已經可以說是種簡單傳播的方式,不需要認識一個人,只要認識他的標籤就好,現在看到的人設包羅萬象,只有想不到的領域,沒有找不到的領域,就連幸運也可以是一種人設,之前在網上瘋狂轉傳的錦鯉照,便是源於某位女星的錦鯉人設。普遍受到歡迎的幾種人設,幾乎都帶有正面意義,而兩種反差的人設所形成的張力,是人設最吸引人之處,前陣子在上海爆紅的抖音流浪大師沈巍,即是這樣的例子,髒亂邋遢有如流浪漢般的外表,內在卻飽讀詩書,猶如一位隱世高人,這樣的反差魅力在抖音上創造了兩億二千萬次的點閱。

延伸閱讀:達人經濟引領粉絲消費新潮流

人設經濟學 粉絲效應

打開大陸知識付費APP,上面有許多大神講課,像這樣的語音互動課程也可以用來經營人設,同時也是一種人設的變現方式,從播音的語速、內容、語調都可以經過設計,營造出自身的形象,而在其他平臺上累積了許多粉絲的KOL(注二),則可以透過課程變現創造粉絲經濟,形成循環往復。當然人設的經濟效益不僅於此,抖音上的網紅接一則廣告,動輒即有新臺幣百萬的收入,更不用提網紅帶貨的功力,第一網紅張大奕在淘寶的雙十一活動,那天就創造了約新臺幣八億的銷售額。我們可能會疑惑,一個人如何能創造那麼高的銷售額?因為平時她時常與粉絲分享穿搭技巧、自己的日常穿搭,營造出時尚達人的標籤,讓粉絲成為客戶,這樣的消費者特別容易買單,而在品牌方面,近幾年也轉為傾向讓網紅、KOL來代言產品,這類粉絲經過垂直經營,與消費群眾重疊度高,比起從前的明星代言轉化率要來得高許多。

由此可見,經過精心打造的形象是可以賣錢的,當然也必須有真才實學、相當的才華,和維持人設的耐心與細心,一旦出現人設崩塌的情形(形象已毀),便不可挽回。在現今互聯網中並不乏這樣的例子,譬如網路女神上了電視節目後,少了濾鏡與特效的加持,顏值不再像女神那麼高不可攀,漸漸便失去粉絲與光環,這就是人設的天堂與地獄,一個適合的人設可以瞬間火紅十萬八千里,但只需要一個小小的錯誤,即能讓人摔下雲端從此無人問津,如近期的男明星學術造假事件,雖然學歷與演技無關,但欺騙的行為仍為大眾所不喜,連帶著所有成就都化為烏有。

延伸閱讀:你被KO種草了嗎?

維持人設背後的血汗淚

要維持一個人設,背後是相當辛苦的,那些成功的光環有時候更像是緊箍咒,把人困在光環裡,戰戰兢兢的活著。美妝網紅李佳琦即形容自己是一個「沒有生活的人」,每天從中午開始準備晚上的直播,直播結束後又緊接著開會、檢討、查看當日銷售數據一直到深夜,短暫休息過後,又開始新的一天。沒有週休、假期,已經很久沒有放鬆娛樂,卻一刻都不敢懈怠,唯恐今天落下一步,明天就被他人取代、被觀眾拋棄,而這樣的生活形態,李佳琦並不是特例,應該說每位獲得巨大成功的網紅、KOL都如此生活。前面提到的淘寶直播網紅張大奕也是如此,從商品宣傳、拍平面照、微博發文,直播介紹產品搭配、衣物質料、再到工廠生產的過程,一樣都沒落下,就是要讓粉絲更全面的了解產品,時時刻刻兢兢業業,不敢出一絲一毫的差錯,就怕配的衣服不好看、跟不上流行、質料不好,讓粉絲建立的信任感崩塌。從一開始的興趣分享到最後以此為業,他們只能越活越深入,一直到身陷其中,所有的生活都圍繞在自己的人設上。

平常人也能玩轉大咖人設

不一定只是明星才需要人設,在日常生活中普通人也可以為自己創造人設,隨著時代變遷,現在的社交生活多依靠網路,因此在網路上營造自己的人設,將專業技能與愛好、專長化成標籤,緊緊跟隨自己,除了讓人快速了解自己,同時也能留下深刻的印象,這也是大陸青年現在最熱衷的話題,從微信朋友圈到微博,都在經營範圍內,人設的特性是愈經營愈深入,標籤便愈專精。然而若只是為了傳播,也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像是KOL、網紅一樣用人設賣錢,為何還要花時間、心思大費周章經營自己呢?以業務員來說,若時常在朋友圈中轉發行銷相關的文章,然後在微博和朋友一起切磋討論或是發表文章,提供如何銷售、談話等實用的技巧,久而久之便會在同儕中形成一個觀念──他是一位對於行銷有想法並且有研究的人,遇到問題時即會想到可以請教他,而在上級眼中,他則是懂得進修、充實自身的人才,假若遇到重要項目需要與同事競爭時,自然比其他人更具優勢。

人設並不是越完美越好,只是簡化並且營造自己的途徑之一,讓自己的特色更能彰顯出來。在這傳播世代,能夠輕易讓人認識、理解,最重要的是要貼合自己,若將人設想像成面具,愈是精緻完美的人設就愈無法透氣,一開始也許還能忍受,但隨著戴上的時間愈長,將自己扭曲成另外一個人,一旦成為他人心中根深柢固的印象,便再也無法脫下面具,最後就只剩下兩條路選擇,一是將自己困在人設裡,或讓人設崩壞,所有努力毀於一旦,豈不是本末倒置,違背人設的初衷。

注一:人設
人物設定的簡稱,原本形容二次元中虛擬人物的形象塑造,近年來轉用來形容明星的形容詞,諸如吃貨人設、戲精人設、學霸人設等等,而後又衍生出人設崩了、賣人設等用語。
注二_KOL
KOL是Key Opinion Leader的縮寫,翻譯過來便是關鍵意見領袖,指在行業內有話語權及影響力的人,擁有粉絲、知名度、號召力等等,一般鐵粉都會信任KOL所講出來的話。

延伸閱讀:
網紅直播主李佳琦─雙11個人銷售額10億人民幣
你今日頭條一下了嗎?
今天TMD不罵人,而是大陸互聯網新小巨人

想關注中國大陸產業資訊?按讚追蹤前進新大陸粉絲專頁
對大陸營銷、產業、就業有疑問想發問交流?加入我們社團:前進新大陸:中國大陸商業討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