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跟大陸新零售 發掘臺灣競爭優勢

作者/陳澤琪 歡迎關注前進新大陸粉絲專頁

九月廿二日「前進新大陸」應邀參與廈門集思明道新零售高峰論壇,論壇以早上的主會場為解析新零售的定義與透過個案了解大陸和世界發展的趨勢外,下午則以人貨場三大領域解構中國大陸將如何透過IOT(物聯網)整合製造4.0、金融4.0乃至連接至零售4.0,消費產業升級,走入大陸下一個新十年發展的歷程。

當大神口號變成真

二零一六年阿里巴巴馬雲在杭州雲棲大會表示,電子商務很快將會淘汰,取而代之的是以資料作為新能源、計算作為新技術,由此引發的新零售、新金融、新製造變革。二零一七年七月京東集團創始人兼CEO劉強東,則透過微博發表《零售的未來:第四次零售革命》一文,論述零售不存在新與舊之別,零售的本質環繞著成本、效率和體驗;他認為當下互聯網、物聯網、智慧化等的迅捷發展,則將對零售業發生深刻變。

阿里巴巴的新零售、京東的零售4.0,接連串的媒體追捧的口號讓很多人覺得霧裡看花,甚且有許多人認為零售產業乃自古以來的人類傳統消費行為,既喊出新零售就是相對於舊零售的概念,但新舊之間究竟有何差異?即使消費整合了IT科技,終極發展至無人商店,這就是所謂新時代零售業發展的樣貌嗎?

且讓我們自己站在這些大神的肩上並以其視野來思考:話說全中國大陸各種消費商品百分之九十以上都已登上了雲端,過去十年電商市場的發展已經真正到了什麼都可賣、什麼都可買、什麼都不奇怪的景況。消費者網上下單一切自然送達家中,透過支付寶、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工具,金融付款無接縫接軌,線上線下完整融合,整個消費市場自此即開啟了新局面。

延伸閱讀:迎來下個浪頭的新零售

貓狗大戰  搶奪下一個風口

阿里、京東兩大電商大神,早已嗅出了新局面的趨勢,具體在各都市發展O2O(online to offline)各類型的品牌實體店。一場場的貓狗大戰,也許可以回溯更早的二零一二年。

二零一二年天貓從線上整合上萬個「天貓社區服務站」貨物代收自提、線下導流,以及各種便民等增值「打包」服務。二零一四年底在中國大陸四至六線鄉鎮市設置了超過一千三百多間的「京東幫服務店」,透過實體的品牌維修站打通農村電子商務的「最後一公里」,讓中國七億農村都可以享受配送、安裝、維修、保養、置換等全套家電一站式服務解決方案。

二零一五年八月京東以四十三億人民幣入股永輝超市,僅過一週,阿里  就以二百八十三億戰略投資蘇寧;京東走入生鮮配送到家、而阿里透過蘇寧線下實體店直攻佔京東強項的3C電子商品領域,意在牽制京東。

二零一七年六月廿日,河北省任丘市辛安莊全國首家「京東便利店」正式開業,打著改善農村現況、讓農村和都市發展同步的旗號,劉強東立下全中國將開設百萬家京東便利店(與便捷超市)的目標,在此期間,京東宣告,京東便利店非傳統意義上便利店型態,而是京東線下版本的

智慧店,京東將完整輸出品牌、模式和管理。

同時八月廿八日,阿里巴巴零售通在老家杭州(浙大玉泉小區後門)設立第一家專新服務社區的「天貓小店」,以一個月的時間改造完成約四十七臺坪的小賣部。店內架設天貓貨架,應用阿里零售通雲POS系統。阿里零售通根據店主的需要做不同程度改造,包括門頭、裝修、陳列,以及共用天貓小店特殊的進貨管道、專享貨物,以及管理系統升級、大數據資料服務。

馬雲與劉強東在尚未對媒體正式宣告投入零售市場時,一場場貓狗商戰其實早已在中國大陸各地展開。大者恆大、贏家通吃的叢林法則,已成為大陸擴張消費市場時必然發展的趨勢。

延伸閱讀:達人經濟引領粉絲消費新潮流

投資人炒作新零售議題?

面對大陸消費市場全面升級,在兩大電商消費巨頭的大戰、大神口號帶動下,資本投資也開始專注「新零售」的品項。

二零一六年京東前物流負責人侯毅在阿里巴巴重金孵化投資下,低調在上海創設線下超市與市場和餐飲綜合體(生鮮配送新零售超市)的「盒馬鮮生」,二零一七年七月阿里巴巴馬雲和張勇在盒馬鮮生用餐,頓時原本低調試測整合系統經營的盒馬鮮生迅捷成了所有新零售產業的目光焦點。這種看似臺北上引水產的經營模式,在阿里巴巴大資本的投入下,藉由大資料、移動互聯、智慧物聯網、自動化等技術及先進設備,從供應鏈、倉儲到配送, 將零售最重要的人、貨、場三環作最優化閉環串聯,甚且能做到只要下載APP門店附近三公里範圍內,就能卅分鐘生熟食都送貨上門,而盒馬鮮生線上線下一體融合的運營模式,為大陸「新零售」重金資本市場運作的標竿。

但從線上線下產業串連的零領域,在發展上還包括各項IT科技技術的運用:AI大數據、POS電子看板、RFID晶片辨識系統(如臺灣熟知的悠遊卡晶片應用)、FinTech(金融科技)、Kiosk自動販賣機等等。透過各項科技的資源整合,完整呈現最熱門的品項就是無人商店的發展。

跳脫大神與資本運作的戰場,在福建則有以消費者人心為核心,並要為顧客創造幸福發展的福建見福便利店。見福便利店近年來的利潤額、門店數、銷售額等多項指標的複合增長率超過三成。它是如何跳出便利店虧損魔咒,從批發型升級進化為製造型零售企業,未來又將成為「跨界合作的高科企業」呢?小編實際走訪廈門多家見福便利商店,感受到見福便利商店想打造福建類7-11的便利商店。

從見福在廈門仙岳路店內的空間設置開始,見福便利商店和廈門e政務合作,並設置便民服務站點,民眾在店可直接辦理就業失業登記證開具、居住證自助辦理、交通違法處理和繳款等超過七項設備線上服務內容;店內開始試測刷臉辨識付款系統;在廈門開放百家店做免費衛生間。見福便利店創始人張利堅持商業經營的本質是人心,要給客戶創造價值是核心,因此他認為智慧零售絕對不是無人銷售的商店運營,也因此,他將千家便利商店的發展策略和微軟緊密合作,意圖透過IT技術將便利店運營提升為「智慧零售」的空間場域。

人貨場革新產業中臺灣

小米創始人雷軍曾說過的一句話:創業,就是要做一頭站在風口上的豬,風口站對了,豬也可以飛起來。在中國不論是新零售、零售4.0等,都在因應未來大數據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迅捷擴張發展,而臺灣於此產業發展過程裡尚有哪些優勢呢?

廈門RQ Space曾榮群曾在八月間《前進新大陸》的講堂裡進行大陸新零售產業發展趨勢裡談到,在大陸消費升級過程當中,臺灣在服務、人才與貨三大領域仍有機會。其中有關於服務包括串聯零售運作發展的IT系統、硬件、收銀、貨架、人才培訓、諮詢顧問和商場服務等此些圍繞著零售的周邊服務提供商,都是大陸超商、便利商店等想向臺灣取經的地方。

廈門同為臺商的億璇商貿卓志峰董事長,十多年來專業總代理臺灣多家食品公司上百款食品進軍大陸的家樂福、大潤發、沃爾瑪超商;他提到臺灣食品只要務實透過正常貿易(不走小三通)合法進口大陸、扎實地在品牌包裝上用心。在臺灣食品原物料品質、食品製造、加工工法品質都仍勝於大陸一般市場的情況下,臺灣商品在大陸仍有相當多的機會。

開大門,走大「陸」。大陸內需消費市場仍不斷持續擴張增長,當中國大陸整體商業運作都走上法治規範的進程上,臺灣想走進大陸市場,唯有踏實學習技術並循正常貿易的途徑,才有機會站上更大的舞臺。

延伸閱讀:
你今日頭條一下了嗎?
你被KO種草了嗎?
今天TMD不罵人,而是大陸互聯網新小巨人

想關注中國大陸產業資訊?按讚追蹤前進新大陸粉絲專頁
對大陸營銷、產業、就業有疑問想發問交流?加入我們社團:前進新大陸:中國大陸商業討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