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進新大陸創業報導|赴陸創業_大陸創業的機會與挑戰


文_陳澤琪 /旅讀中國 圖_陳澤琪 /旅讀中國

現代商業市場競爭,無論爭技術、爭市場、爭資訊或資源,說到底都是人才的競爭,全世界商業市場的發展都面臨到變化急遽而需釋放各種利多政策爭取人才的景況,各國政府透過政策制定、及創造創業環境,引進優秀人才駐留。

全世界人才大戰開打

美國在歐巴馬政府政策推動下,2016年 8月移民局(USCIS)正研擬名為「國際企業家規則」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 Rule的新規定。即外國創業者只要持有近三年於美國創辦註冊企業至少15%股權、並在公司運行中擔任核心的角色,就可以申請在美兩至三年的臨時居留權。這項政策將引導世界許多優秀的留學生在美國爭取申請所謂的「創業簽」。

流失人才問題嚴重的英國2013年亦即修改了高等教育的規定,只要學生能取得A-level(高等水準考試)至少一個A、兩個B的成績,學校就能不受限於招生人數的法規,可儘量多招收ABB的學生。

日本搶人才救經濟的大手筆也不惶多讓,2016年 11月正積極研擬創設「世界上最快級別的日本版外國高級人才綠卡制度」,此計畫容許外國人才和企業經營者從以往居留五年改成居留一年就可取得居留權,依此可吸收高級人才,又可讓外國人在當地申請房貸等,間接刺激房地產需求。

至於中國大陸從2010年起即針對海外人才啟動「千人計畫」方案,招募海外知名技術、專利博士或學術研究博士返國,給予機構專業職與創業資金、獎勵、賦稅優惠以及提供各項超優生活待遇等。

2015年,臺辦於各地設立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提出各項創業優惠政策,其目的就在吸引臺灣年輕人前往大陸創業。

lectures-613720_1920.jpg

赴陸創業優惠政策解讀

臺灣青年赴陸創業優惠會因為各地特色產業發展、以及地方政府著重的方向而有所差別。其中,可先從廈門海滄區提出的政策內容大方向地進行了解。

按廈門海滄區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所提供的2015年6月11日之「引進臺灣人才暫行辦法」了解,可分為:人才優惠條件、企業機構扶持政策兩大部分。關於人才優惠條件,其中首要確認青年人才的定義,年齡設定為45歲以內具有大學以上學歷或具有專業技術資格認證,並於海滄區內就業或註冊創辦企業的臺灣年輕人。其優惠的內容則涵蓋租房、買房補助;創業就業貢獻獎勵;註冊企業補助;落地園區(孵化器)之辦公場地補助;參加創業大賽補助;創業貸款補助;臺灣人才引進補助;企業培訓補助,與兩岸來往交通補助等。

關於企業機構扶持政策,則包括聘任臺灣人才顧問、引進臺灣專家、聘用臺灣年輕就業者、舉辦兩岸交流活動等獎勵補助。(2021義烏跨境電商淘寶創業營熱烈報名中

以青年人才定義設定45歲的規定來說,在不同的地區則有不同的設定,有的地區設定為40歲;至於在補助的項目與獎勵的金額上,各地設定亦有不同。比如同為廈門,海滄區和思明區在住宿補助的金額上即有差別,其主要在於思明區位近廈門市中心,住宿成本高於海滄區位所致。再者,中國大陸區位廣大,不同都市間,也會因產業發展的特性不同,而給予之補助重點項目不同,臺灣青年想要具體掌握落地各都市之創業優惠政策,最正確的作法即前往想落地都市區位的區人民政府之臺灣事務辦公室索取辦法(各地行政機構組織不同,如未設置區台辦,則可改找市台辦或省台辦),並和區臺辦的承辦窗口詳加確認各細項內容。

bricks-2181920_1920.jpg

透過幫扶接地氣

要再特別說明者,這些青創優惠政策實際採行「幫扶」的運行邏輯,也就是相關創業扶植的補助與獎勵,都必須具體落地、在大陸註冊公司、實際運營,實際參與創業大賽、引進人才、企業培訓等,才能夠於規定的時間內(如每季度、或是年度10-11月間)提出完整資料進行申請,並依各地方政府作業流程進行,一般行政來往作業到撥付及領取資金,需一至三個月不等的時間。

2015年於廈門海滄區孵化器落地的第一里路林柏年提到,他在陸創設跨境電商與新媒體營銷公司,完成於大陸驗資程序,也完成臺灣經濟部投審會的備案,透過合法程序才能有機會申請各項目的扶植基金,然後也才能理直氣壯投入兩岸跨境電商的商業服務。他認為大陸提供的扶植資金降低其新創企業的初期成本,讓新創企業專注於核心模式的發展與探索,這亦可視為最基礎的募資,透過優質創業基地的資源凝聚與輔導,讓臺灣青年接地氣快速接軌大陸市場,因此對其而言這是赴陸創業的最佳時機。(前進新大陸粉絲專頁

他提到在申請補助作業過程中,常會因扶植政策缺乏施行細則,又或地方細則與中央政策衝突、又或招商部門與財政部門不同調,造成申請上繁瑣,甚或是溝通上的困惑與衝突,但這些都不影響他赴陸創業的原始目標。林柏年以2015年Bill Gross於TED演講「創業成功最關鍵的因素」來分析自己創業的過程,他說Gross認為創業最重要的是時機、創意、商業模式、團隊與募資,而他赴陸創業想抓的就是時機,臺灣在陸競爭的創意優勢,透過幫扶增加他創業募資資源,都是他想赴陸創業的加分項目。

審視路上的坑比爭取優惠重要

確實,臺灣年輕人在陸創業有許多需要克服的問題,但最重要而健康的基礎心態仍應不斷地檢視原始創業的初發心。不可諱言,近半年多,筆者持續關注兩岸青創的議題,一路上遇到許多落地大陸辛苦認真打拼、且創造在陸一片天之不同世代的創業者;也曾遇到許多發展不如意、只能停留在大陸的臺流,運用其駐留的背景,在資訊交流不對等的情況下扮演兩岸掮客的角色,或轉而以不正當手法片面引導臺灣人盲目投入大陸市場,進行所謂的「資產運作」。

但這些扭曲的發展絕非大陸爭取臺灣青年赴陸創業的初衷,如果創業者只想奔向大陸的優惠資源,而不具體掌握在陸創業必須落實的時機、創意、商業模型等,到頭來所有創業都只是一場空。

【創業知識】

紅頭文件
此為針對不特定對象所發布的,能夠長期、反覆適用的行政規範性的「紅頭文件」,是行政執法的重要依據之一。目前大陸各都市只要設有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者,該區之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都有此文件,可清楚獲悉落地創業的優惠辦法。

(本文選自《旅讀中國》第60期 創講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