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八年北京清華大學公布港澳臺生申請碩博士班第一階段人次,申請數量高達九百五十九人,直逼千人大關,較去年五百多人近翻倍成長。為了考量未來就業市場和出路,近來,西進大陸就學,開始成為臺灣年輕學子關注的話題。
文 _ 陳澤琪 、陳念舜 / 旅讀中國
這個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
年輕人走出去,升學、實習與就業,是增加國際經驗的一個開端,無論選擇去哪個國家,走出自己的框架,出發前應該考量幾個問題: 我要去哪裡? 語言通嗎?手頭上資金準備如何?出發後想看什麼? 投入了時間、金錢,想獲得……?選擇出發後去處的同時,設定目的地,應和人生的生涯規劃同步具體思索,用腳走馬看花,並無法為人生帶來豐富的經驗。
《登陸闖錢途,大陸就業早知道》課程講師林宛妘於臺灣大學畢業後,即花了一年時間到美國和加拿大旅行一年,後續當她再進一步思索人生規劃時,即面臨三個選擇:是要繼續再前往歐洲打工換宿、還是要開始找工作、抑或是繼續學習精進學業?「當認真思索,就發現自己不該再那麼自我、那麼任性,我必須自己面對自己的未來……」宛妘通盤考慮自身的能力和未來發展潛力,即選擇進入北京清華大學讀經濟管理學院碩士班, 研讀三年,然後紮根於北京,目前在中國知名的科技新媒體36氪工作一年多。
西進大陸就學管道多元
臺生前往大陸就學,有幾種教育系統可以選擇:父母因在陸工作,中小學階段即前往大陸在臺商學校就學者;參加臺灣地區大學入學考試學科能力測試(簡稱學測),成績達到均標級以上的高中畢業生,直接申請大陸普通高等學校(大陸大學)就讀;或大學畢業後,參與每年的港澳臺陸研聯招會,透過報考或推薦免試申請大陸研究所讀碩士。
除正常教育系統外,年輕學子可透過兩岸之校際交流,前往大陸作交換生,交換生期程可以長達一學年、一學期,或在暑假、寒假期間,十多天的行程,透過交換的形式,學生可以直接接觸大陸學習課程,同時,也能藉此深度體驗大陸生活的各個面向。很多人以為, 西進大陸就學只屬於年輕學子的專利, 但目前大陸各地經常舉辦各種產業主題的高峰會、或學習交流營,亦能讓非學齡的朋友參與, 同時也是對接大陸產業發展的方式之一。
六十歲的郭儒釗先生曾在臺灣八零年代, 投入當時狂飆的高科技創業行列, 包括手機測試認證實驗室、TFT-LCD彩色濾光片等, 後來雖然失敗,但他仍一心一意想再投入人生的第二次創業;二零一七年七月他參與了《旅讀中國》舉辦的杭州義烏跨境電商淘寶創業學習營」, 營隊結束後, 他決定選擇落地大陸浙江義烏創業, 並於十一月短短兩週內即完成公司登記,落實創業項目。他說決定參與營隊就是不想再接收媒體二手傳播的平面資訊,而透過親自走一趟浙江義烏接地氣,來了解該做些什麼?
郭儒釗提到,義烏跨境電商學習營隊除了一開始在杭州接觸、參訪電商及智新澤地海峽兩岸青創孵化器後,隨後便到義烏工商學院學習。他還記得第一天抵達義烏工商學院,校方協助以實名制申請電話、銀行開戶,只要支付極低廉的保證金,就能上淘寶網開店賣商品,還不必額外課稅或支付手續費;等到事業上了軌道,未來還能進入天貓等大型電商平臺。惟若只想從事實體通路交易者,未必須架設網站,即能直接在淘寶網銷售。郭儒釗說:「先瞭解自身的生活邏輯後,再去推理、體會。經過該學院一步步、手把手帶領學習的方法,得知該如何操作的課程之後,在短短兩天內就完全瞭解原先規劃十天才能知道該做的事;其他時間則可用來不斷揣摩、演練、印證所想與實況大同小異,接下來就是實地操作。」
踏實築夢才能落地求存
面對大陸市場的蓬勃發展,再加諸目前大陸對臺的各項優惠政策,使得近年臺灣年輕學子赴陸求學、有專業技術的中產階級赴陸工作,甚或是像郭儒釗的赴陸創業者的人數增多,仍須務實與謹慎的是:即使語言相通,兩岸仍藏存許多生活習慣、文化價值的不同。
目前在北京清華大學研讀公共管理學院博士生的羅鼎鈞,在參與「到大陸求學, 你準備好了嗎?!」的網路直播分享裡,建議想到大陸念書的年輕學子,從以下三項問題進行全面評估:
-
深度思索赴陸求學的動機
往大陸讀書前的停看聽, 首先必須要想清楚, 為什麼要去大陸? 高中畢業後、大學畢業後,想要去大陸的目的是什麼?想法是什麼? 未來是否要在大陸就業?
-
自己的個性和特質能否融入
到大陸即是離開原本所熟悉的 臺灣,未來不論落地在大陸任何都市,很多地方都要重新適應像在北京的生活習慣就跟臺灣不
同,人與人之間的相處關係也會不同,自己的特質是否能夠融入大陸?
-
兩岸學習環境與方式大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