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校園生活
北大入學的第一個星期,學長們鼓勵我們好好讀書,讓台生在大陸不要被看輕,也跟我們說了一句自嘲「一流的本科、二流的碩士、三流的博士、四流的港澳臺」。雖然這只是茶餘飯後的玩笑話,但也彰顯出一種模糊的印象,意即台生相比陸生略有不如。對此我認為不宜自我貶低,因為「人必自重而後人重之」,大陸的本地生確實素質都很不錯,但我們台生願意努力一樣可以追趕而上,我們更應該用心把事情做得更好。
隨著長期生活的接觸與時間的推移,與大陸的年輕人交流多了,開始從中發現兩岸青年人的細微差異。現在普遍常以狼性稱呼大陸青年人,意旨他們為了達到目標獲得成功,而展現十足的積極性也不惜代價,而臺灣青年更多是兔性,溫馴善良也滿足於日常的小資生活。或許兩岸青年人整體情況確實如此,但並非每一位大陸青年都充滿狼性,而是要看他的個人特質與家庭背景,不同省份與不同成長閱歷的青年,做事情的風格與未來目標都不相同。而就以兔性來稱呼臺灣青年人,我認為並不妥當,每一位後發而起的年輕人,都會想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與理想抱負。
博士生大多是已經要開始投稿期刊、參加研討會或演講的階段了。剛在北大入學的時候,指導老師便派了許多學術任務下來,我需要很快的融入大陸的學術圈當中,及早瞭解國關學科有那些著名學者、那些著名的出版專書與期刊,過去臺灣所構建起來的知識庫派不上用場。學術上的價值量尺與常用詞彙也不相同,需要重新認識這個新世界,剛入學的第一年幾乎都在圖書館裡。
博士生第一年基本上都是修課,把專業的課程都修完,累積知識以應對後面的資格考,並從多門課程當中,找到自己未來畢業論文要撰寫的方向。第二年依然是以修課為主,也開始去不同學校參加學術研討會,累積會議的經驗與自己專業領域的人脈。第三年要以學術研討會議與期刊發表為主,同時跟著導師的課題或者當助教,培養科研經驗與教學經驗,這些都是很重要的資歷與鍛鍊,第四年就要以畢業為第一優先,全心投入論文當中,若是真的無法準時畢業,博士生可以申請延畢,可以半年申請一次或者一年一次,最長的畢業年限是八年,超過八年依舊沒有畢業就只能離開學校了。一般來說只要按照學校的培養方案走,八年依舊沒有畢業就是自己的問題了,要反省自己為什麼沒有做好。
一般來說,導師要在博士二年級之前定下來,主要是看你感興趣的研究領域,或者是你跟哪位老師特別能夠有學術上的對話,導師人選的確認越快越好,但也不要還沒做好準備,就貿然選定指導教授,因為導師一旦確定後面都不適合換。如果能在入學前就先找好導師,在入學以後就能更清楚自己的發展方向,但這需要有人脈幫你引薦,或者是自己主動出擊寫信給教授。
在學費和生活費的部分,北大的學術型碩士與博士會提供全額獎學金,剩餘的便可作為你的生活費,去年北大已經改革獎學金制度,大幅調高學生的獎學金,只要不到處出去玩,生活費不用太擔心,建議男生當完兵再來讀書,避免中間可能出現的變數。北大的博士宿舍是兩人一間,房間很一般,但比起北大附近的租房,每年人民幣一千元的宿舍費,性價比非常高,在來因為是研究生的關係,並不需要軍訓,政治類課程也可以用其他學分來彌補。
5.畢業後的出路
北大國關學院的畢業生,博士大多是到高校任職,也有不少在政府機關服務。碩士生則主要是在企業與政府,北大國關學院擁有非常豐富的人脈,這些都是可以發揮的基礎。
北大清華的博士是大陸高校的翹楚,完全不用擔心在大陸找不到教職。大陸有許多博士人才網,裡面有非常多的求職機會,也可透過導師引薦的人脈去問,去投遞簡歷。簡而言之實力是最重要的,而博士最看重的就是歷年期刊的發表量。台籍博士也不用擔心,現在大陸各地也都有人才引進計畫,特別面向台籍博士的招聘活動,我所接觸到的台籍博士人才引進,包含福建、湖北、溫州、廣西與天津,大家可以多去不同城市訪問,在選定自己最後的落腳點,要考慮該城市的發展前景與氛圍,還有該高校的專業是否能讓你發揮所長。
國台辦發佈的“惠台31條”的第30條提到“鼓勵臺灣教師來大陸高校任教,其在臺灣取得的學術成果可納入工作評價體系。”說明臺灣博士在大陸高校任教是趨勢,大陸高校也都歡迎臺灣教師來應聘,但關鍵是老師個人要真材實料,讓學校認為你有價值,才會聘你來任教,如果單單想要用臺胞的身份就想取得教職,這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這次的分享先到這裡告一段落,如果喜歡這篇文章,你可以按讚我們的粉絲專業↓
https://www.facebook.com/xnest.com.tw/
或者我們每週二、四都在這裡更新一篇就學文章,可以定期回來查看喔!
想知道更多晉銘學長的分享,掃描下面QRcode聽完整課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