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創業-大陸互聯網之創業實戰攻略

隨著移動互聯網等新興技術和產品推陳出新,逐漸在解決問題、提升效率、增強體驗中具有重要作用,包括智能數據、自動駕駛、區塊鏈、人工智能機器學習、擴增實境增強現實等,已是未來創業可發展的新方向。

面對現今互聯網時代的新創產業蔚為風潮,套句中國大陸小米科技創辦人雷軍的話:「只要站在風口,豬也能飛起來。」雖然創業者該避免成為一時風停後墜落的豬,或能同風而起的大鵬仍有爭議;但眼見臺灣創業缺乏資金、市場已是不爭事實,此時與其還在矽谷口外躊躇不前,還不如放眼西進大陸。

然而,對於在該領域還相對處於微型企業的臺灣業著而言,該如何跨過大陸互聯網創業的門檻?進而明辨互聯網和互聯網+創業之不同及可切入商機?經由一月底由前進新大陸舉辦的「大陸互聯網+創業實戰」講座中,讓身為臺灣玩坊、北京一刻館聯合創始人,且長年在遊戲、教育領域實踐創業,著有數本專書的講師雷中行現身說法。

分享互聯網+創業甘苦 看好四五線城市發展

當前中國大陸互聯網+創業確實仍是當地年青人創業的主要舞臺,不乏九○後、○○後世代投入,在這一波波前仆後繼的的創業浪潮拍擊下,臺灣業者是否仍有機會投入大陸的互聯網創業,甚至在大浪過後的沙灘上還留下褲子?

曾於北京累積互聯網創業經驗,此刻正著手二度創業雷中行表示:「雖然現今在大陸的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已明顯不在風口上了,但在海外和其他省分還有大把機會。」只要臺灣新創業者別再死守著投身大城市、與文明大陸人交易的觀念,就能確實掌握。如將大陸三五一線城市的數位經濟發展水平分為五梯次,而依2017年中國互聯網+數位經濟總指數省級排名中,雖他較為熟悉的北京居次、河北省排第十二名,但因為支付寶、微信發達,使得兩地大部分網路服務相通,其實差異不大。

再細分2016年產業別指數快速成長,幅度近兩倍(190.78%),已成為構成互聯網+數位經濟指數的四個一級分指數中成長速度最快者,除了反映過去一年來,互聯網+行動在大陸紮實落地外,也可看出一線至五線城市的平均成長速度,由低至高明顯分為三級。其中一線城市成長速度最慢,四、五線城市成長速度明顯高於其他城市,構成第三個等級;而四、五線城市的智慧民生(互聯網+)分類指數在2016年整體成長速度分別達到約一倍半(147.23%、150.40%),高於二、三線城市,還在成長速度前百大城市裡占據了64席。

跨越行業別優勢 不畏大浪前仆後繼

而在不同產業類別裡,又以醫療健康、交通物流、教育行業等成長幅度達三倍以上者領先,分別達到397.61%、307.77%、304.88%;且從消費升級的主流趨勢,也可見到不同產業間成長指數的增幅差異。如文化娛樂、醫療、交通物流、教育、餐飲住宿等產業成長速度快,都屬於消費升級的主要對象,消費客群敢花也肯花,自然吸引創業者眾。讓他在北京都經常感嘆:「連這種服務也有互聯網模式了!」總覺得自己想像力嚴重不足,但往往一年後,又發現該新創公司已納入大陸互聯網企業死亡名單。

雷中行認為,此或可從2016年大陸統計國民消費現況略見端倪,即隨著需求結構持續改善,使得當年全年最終消費支出,貢獻大陸生產總額成長六成餘(64.6%)。可見全民消費力穩定提升,農村消費力進一步釋放;且因互聯網消費高速成長,線上/線下消費模式轉換持續進行,而未趨緩,帶動移動支付更為普及、娛樂消費水準維持上升。就如大陸近來網路瘋傳的笑話一則:「會讓2017年小偷都失業的主因,恐怕跟老百姓都拿手機支付,身上根本不帶錢了有關。」

但隨著大陸移動互聯網人口紅利接近飽和,且迫於大陸B.A.T及相關企業占據資本和資源優勢,使得當地新創產業競爭壓力越來越大。反觀海外移動市場的網路環境改善,國際化布局將成為趨勢,估計未來會有越來越多大陸移動互聯網應用,搭上廣告投放公司等成功企業平台,走上「出海」之路。

這些都會使得跨國投資、併購,成為取得科技和品牌等戰略資源的方法;而當地硬體廠商豐富的出海經驗,利用可預裝流動應用程式(App)和累積的市場、配送通路等合作,都將協助當地應用成果能在國際上面對全球競爭,應用內容和服務的本土化將成為競爭關鍵。否則,文化差異及用戶習慣不同,將會是面臨的主要挑戰之一。雷中行呼籲臺灣新創業者,首要考慮已壟斷當地市場的巨頭「要什麼?怎麼做成的?打算要幹嘛?」,而應該如何能滿足其需求、借鏡其成功模式,或成為其中一分子。

剖析互聯網+創業差異 迎合小眾口味

此外,若剖析大陸互聯網和互聯網+的創業差異,雷中行認為,前者如阿里巴巴、百度等,消費者難以直接獲得實質體驗;後者則是滴滴打車、UBER、VIP kid等,可深入實體生活。截至二○一六年止統計,微信仍是覆蓋率最高的移動應用軟體,使得騰訊在移動端的優勢已難以撼動,光是前廿名便有九款軟體屬於騰訊系,而阿里巴巴和百度系應用各有五款、三款上榜。

在移動互聯網應用市場格局相對固化的情況下,估計「騰訊─阿里─百度」的格局暫難以撼動;至於非互聯網產業,如B端業務、食衣住行育樂等領域,若能加速互聯網化,也可望撬起成千上億業務。他也舉網易公司負責人丁磊養豬為例,其將農業與互聯網產業結合後,創辦成了「養豬網」,也同時解決產業「調結構」和人民「就業難」的問題。

進一步比對2015、2016年內大陸互聯網相關投融資情況,顯示軟硬體、民生服務、文娛傳媒產業都維持正成長,但物流電商、本地生活等項目則呈負成長。雷中行認為,隨著移動互聯網等新興技術和產品推陳出新,逐漸在解決問題、提升效率、增強體驗中具有重要作用,包括智能數據、自動駕駛、區塊鏈、人工智能機器學習、擴增實境增強現實等,已是未來創業可發展的新方向,業者應先從期望值尚低的時期切入,並特別強調建立「信任」的重要性。

重點是與互聯網同時成長的90後世代經濟收入提高,正在釋放細分需求。他認為娛樂高於一切,對於宅經濟、二次元等小眾文化的接受程度更高,又以手機觀看視頻、遊戲為主要娛樂方式;在消費偏好方面,則對於服飾鞋帽和生活服務的消費需求高,追求大眾時尚;另隨著更多90後步入適婚年齡,促使更為符合年輕人使用習慣的移動婚戀應用市場規模,直到2016年仍均維持成長態勢。其消費能力將使小眾文化獲得更多關注,帶動了部分應用市場成長,從而影響大眾人群。

互聯網創業維艱 尋徑前行也莫忘歸途

雷中行也特別分享他在市場實務操作的成、敗經驗,首先在互聯網創業過程的確相當累人,堪稱嘔心瀝血。「每週總結都會想死,每天都當背水一戰;一聽到產經新聞傳來政策調整消息,就覺得前途黯淡;尤其是有早期員工離去,都難免落淚,也難怪賈伯斯須靠靈修來獲得平靜。」

他反省過去失敗的原因,並提出來與創業者共勉:首先應該傍著資源走,並沿此打造完成長遠的利益鏈結;須確保核心人員都是全職,寧願花錢聘請一隻大牛,便足以打敗五隻菜雞;否則不砍人的結果,就是砍到自己。

最後,他還是強調:「創業真是苦,當眼前一片漆黑時,別忘了還可以回家,這也會帶來源源不絕的創業動力。」

───────前進新大陸粉絲專頁&義烏電商創業講座─────────

√ 想要掌握機會,進入大陸市場彎道超車?
√ 想要體驗大陸互聯網+如何沁入大陸全方位的生活?
誠摯地邀請您來參與我們的【義烏跨境電商4.0商貿淘寶創業營】,讓我們要帶你一起面對未知的大市場、一起闖蕩大陸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