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進新大陸創業報導】走出臺灣,前進新大陸創業 !

4_義烏工商學院以創業教學為導向,開發學生創業能力、建立開設淘寶網店課程聞名,而稱為「淘寶大學」。2015年 2500多名畢業學生中,有 15%是以「老闆」身分畢業;在校學生中,每班 1/6學生月收入超過新臺幣 5萬元,最高年收入超過 500萬。

 

[wpvideo v1647z7J]

文_陳澤琪 /旅讀中國
圖_陳澤琪 /旅讀中國

創業相對論 前進新大陸創業的距離有多遠?

二○一六年七月暑假,謝沅臻參加《旅讀中國》舉辦的義烏網店創業營,參與為期兩周時間、學習大陸淘寶及跨境電商的運營,原本要升上逢甲財稅三年級的她,於營隊活動結束後,毅然決定休學,而轉進營隊舉辦之學校義烏工商學院創業學院從頭開始,從一年級讀起……究竟是什麼讓她在求學之路轉了個大彎呢?(聽謝沅臻分享義烏工商學院求學之路!

2016年 7月,義烏網店創業營前往杭州雲棲小鎮參訪,親身體驗杭州都市生活發展與互聯網產業生態圈的運營。透過兩周學習營走進大陸生活,看見、認識大陸,是打破生活框架的一種方式。
2016年 7月,義烏網店創業營前往杭州雲棲小鎮參訪,親身體驗杭州都市生活發展與互聯網產業生態圈的運營。透過兩周學習營走進大陸生活,看見、認識大陸,是打破生活框架的一種方式。

不可測的機緣 生命裡的偶然與必然

猶如謝同學的轉彎,年輕時的馬雲也因曾因為短期的際遇而轉換人生。

二○一七年二月三日,馬雲宣佈捐款6億臺幣給澳洲的紐卡素大學(The University of Newcastle),成立The Ma & Morley Scholarship Program(馬及莫利奬學金計劃)此訊息一發布,立刻在大陸微信上刷屏、新聞微博上洗版。

究竟馬雲為何要遠走澳洲捐出巨資助學?

原來,馬雲尊稱澳洲的父親和導師的Ken Morley,一九八○年曾舉家到杭州旅行,其兒子David Morley碰上當時年僅十六歲正癡迷學習英語的馬雲,馬雲膽大地與之攀談練習英語,兩人因而結識並成為筆友。一九八五年Ken Morley鼓勵從未出國的馬雲申請護照,邀請馬雲前往澳洲。至今馬雲回憶提到「那次澳洲之旅真正改變了我,Newcastle那廿九天在我的生命中至關重要。沒有那廿九天,我永遠也不會像今天這樣思考。」後續馬雲讀大學、結婚,都曾獲得Ken Morley資金的幫助,為感恩Morley一家人曾在生命裡的支持,馬雲捐款回饋給新一代的澳洲青年。

全球化競爭下,移動距離決勝負

馬雲一趟澳洲之旅,改變了他生命的世界觀,甚且促成他後來透過互聯網想串聯世界的想法;在今日全球化競爭下,移動力、移動的距離已成為考評人才的重要指標。只是,比諸亞洲各國,臺灣年輕人國際移動力已大不如前,如何鼓勵年輕人(與自己)離開臺灣島居的生活地,有自信的前往世界各地進行學習、實習、就業,甚或是創業,都是每個人當反躬自省的問題。

義烏工商學院創業學院鄭慶良老師,如此形容這半年來在義烏學習的她,

「沅臻和我過往的學生相比:她有大多年輕人欠缺的清醒的意志和人生設計。對自己的未來,她自己有主動的思考、選擇與行動。這在生活優渥的年輕人中,非常可貴!」

1-3,5_2016義烏網店創業營,包括緊湊密集的學校學習、企業參訪,協助營隊參與者投入 大陸生活。更促發謝沅臻從逢甲大學休學,前 進大陸義烏工商學院創業學院成為正式生。
1-3,5_2016義烏網店創業營,包括緊湊密集的學校學習、企業參訪,協助營隊參與者投入大陸生活。更促發謝沅臻從逢甲大學休學,前進大陸義烏工商學院創業學院成為正式生。

模糊的物理空間,對大陸的籠統化

至於臺灣中小企業主,多曾考慮前往大陸開拓第二市場,原本看似只需克服單純可測的物理空間的問題,但臺灣在意識形態阻隔與無周全系統訊息提供的環境下,臺灣朋友對大陸的認知,多僅停留於過於籠統化的概念。

以一位曾想將臺灣面膜商品賣到大陸的朋友為例,「我花了一年多的時間,才弄明白賣到大陸各地方的面膜商品需求其實大不同。臺灣高檔有設計感的面膜商品在大陸南方尚有市場機會,但到乾燥的北方,如果不將面膜修改成更為濕潤含水的配方,根本就不會有人喜歡。」同樣是大陸,但南方、北方的生活習慣、價值觀實在是大不相同。在生活的距離感上,臺北人和北京人也大不同。臺北人對於搭乘地鐵超過卅分鐘的距離就覺得疲憊遙遠,但對於世界地鐵最為密集的北京人而言,從東城到西城,搭乘地鐵加諸必須換線的交通時間,超過一小時卻是家常便飯的短距離。也因為大陸生活區塊距離大,這自是今日促成大陸電商系統發展如此迅速的重要原因之一。

鄭慶良教授即觀察到臺灣學生與大陸學生在基礎能力上不同處,他提到:臺生來大陸學習電商,優劣勢並存。優勢上臺灣資訊學習素質高、電腦與網路的操作技能強,能為從事電商提供良好的技能基礎;同時學習意識與習慣良好,心態平衡,不那麼浮躁。

但臺灣學生的劣勢即為電商意識偏弱,欠缺電商思維習慣,這應與臺灣地域較小,實體商業發達、成熟有關。

看似單純物理空間上的距離感上的落差,卻是臺灣企業進入大陸不可不從頭理解與體會學習的重要關鍵。

2017-03 04
4_義烏工商學院以創業教學為導向,開發學生創業能力、建立開設淘寶網店課程聞名,而稱為「淘寶大學」。2015年 2500多名畢業學生中,有 15%是以「老闆」身分畢業;在校學生中,每班 1/6學生月收入超過新臺幣 5萬元,最高年收入超過 500萬。

要有膽,先有識

二○一六年七月廿一日,謝沅臻參加完義烏電商學習營後在微信朋友圈裡寫到「結束了義烏網店訓練營有幾天了,覺得收穫很多……,一開始想到要出門十五天,就覺得很害怕,十五天到底是多長的時間,我從來沒有離開臺灣,離開家這麼久……」參加完營隊,再進入義烏工商學院創業學院作為正式生的,經過半年的學習,生命態度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在義烏,凡事要主動,不論是生活的問題、還是學習上遇到的困難,要主動積極開口問,找人幫忙、找方法解決」不想畢業即失業的她,在義烏找到了自信和人生的新計畫。(2017 義烏跨境電商淘寶創業營熱烈報名中

臺灣人前進新大陸發展,到底距離有多遠?臺灣欠缺的不只是精神,更要打破自我意識的框架、補足對大陸市場的認知,才能真正的讓臺灣走出去,讓世界走進來。

【創業知識】

全球創業觀察

美國「全球創業精神暨發展機構」(GEDI)研究機構,自二○一一年起每年發表全球創業精神暨發展指數(GEI),用以進行全球創業發展評比。二○一六年十二月甫公布臺灣於二○一六至二○一七年綜合評比創業態度、創業能力及創業企圖心三大面向的總分為 60.7,排名世界第十六,亞太地區第二,僅次於澳洲,領先新加坡、日本、韓國及中國大陸等。但同樣國際創業指標全球創業觀察(Global Entrepreneurship Monitor, GEM)發布之《二○一五至二○一六年度全球報告》中提到臺灣商業和法律基礎設施、在學之創業教育及學校後之創業教育數值均則較全球平均指數為低;其中在關於創業自我觀項目裡,更顯示高達 43.8%創業者對失敗恐懼度高。臺灣創業者多、歇業失敗者亦多;創業的精神高昂但創業路上有著許多的門檻要跨越。

(本文選自《旅讀中國》第61期 創講堂)

22.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