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31創講堂紀錄<穿越霧霾透看北京創業發展新趨勢!>
講師:陳冠融
整理:李昱婷/旅讀中國
照片:李昱婷/李台川 旅讀中國
陳冠融
北京遠見育成科技孵化器總經理陳冠融曾是法國Orange Lab、美國Tech Stars與台灣資訊工業策進會裡的創業導師,在台灣他常參與投入校園進行分享;在北京則常站上第一線為其孵化的年輕人進行產業業務的對接。
在三月的最後一天,創講堂迎來了北京遠見育成科技孵化器的陳冠融總經理與對中國大陸創業有興趣的朋友來分享北京的第一線消息,當天傍晚下了場大雨卻沒有澆熄大家對創業的熱情,仍有許多朋友共襄盛舉。
陳冠融從創業這件事切入,他表示創業是一件很艱辛的事,在創業之前要做好心理準備,決定後要全心全力投入其中,另外創業成功很大的因素為創新,創新大致分為技術創新或商業模式創新,該怎麼從眾多競爭者中突顯自己創新的部分是創業一大思考重點。
陳冠融認為臺灣目前仍有許多優勢,比如臺灣製造業、工匠精神,臺灣人定著性較強,人格特質溫暖,敬業度平均仍高於大陸青年。而中國青年較追求快速成功,因此會運用各種手段去創業。各有優勢,但若要到大陸創業或就業,陳冠融表示「接地氣」,融入當地元素,了解當地的風俗民情,觀察社會脈動,並抓住市場趨勢,從中找出自身創業的商機及生存之道。舉例來說北京人個性較為大喇喇、直接,在各種產業皆是,與臺灣服務業客人至上的氛圍不同。臺灣人的特質中有些仍為獨特優勢,而有些則面臨轉型的新挑戰,若不能用順應新思維則可能反為阻力,講師鼓勵大家在現今資訊發展變遷快速的時代,應不斷吸收新資訊、不斷去嘗試、碰撞。
除了人格特質、社會氛圍外,兩地的產業生態,創新創業的投資方法等也有很多不同,且各自根深蒂固,因此要到北京創業,需打開感官,大量吸收新知。
陳冠融提醒到北京創業時,得要思考為什麼要來到北京?重新適應新環境與生活習慣需要耗費許多心力,因此得要弄清楚自己追求的是哪些部分,在北京中關村能看到最頂尖的創新創業人才,每天都有大量的資訊更新,大量的創業團隊路演爭取資金,刺激的創業環境,激發出更多的創造力與實踐力。
最後,多年生活、創業在北京的陳冠融勉勵在場與會創業夥伴「你不一定適合北京,北京也不一定適合你,但一定要去看看他的動能發展。」